登录 | 注册 加群交流 | 业务热线:023-63555815 | 手机浏览“手机浏览网站”

文章详情

甲苯二异氰酸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来源:2021/1/6 14:20:57

浏览:(1375)  评论:(0

  • 摘要
  • 甲苯二异氰酸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


      1.1化学品中文名称:甲苯氰酸酯


      1.2化学品英文名称:Toluenedisocyanate


      1.3中文名称2:


      1.4分子式:C9H6N2O2


      1.5分子量:174.16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2.2.1主要成分:2、4-甲苯氰酸酯


      2.2.2含量:


      2.2.3CASNo。584-84-9


    职业病防治6.jpg


      第三部:重疾险简介


      3.3.1险种:


      3.3.2入侵渠道: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吸入,不能无损吸收皮肤。


      3.3.3健康危害:对肌肤、眼睛和呼吸道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对甲苯过敏者可能会引起呼吸、呼吸困难和咳嗽。


      第四部:急救措施


      4.1皮肤接触:液体与皮肤接触会引起皮炎。


      4.2眼部接触:液体与眼部接触会造成严重刺激作用,不治疗可能造成永久性损伤。


      4.3吸入:吸入高浓度甲苯蒸汽会导致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和肺水肿http://baike。baidu。com/view/4436.htm;长期接触甲苯氰酸酯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


      4.4餐饮:


      第五部:消防措施


      5.5.1危险特性:溶于不溶于水的丙酮、乙酸乙酯、甲苯等。易与含有活泼氢原子的化合物:胺、水、醇、酸、碱反应,特别是氢氧化钠和叔胺难以控制,产生大量热量。与水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是聚氨酯发泡塑料制造过程中的重要反应之一,应避免受潮。常温下聚合反应速度慢,但加热到45℃以上或催化剂可自行聚合成二聚物。能与强氧化剂产生反应。遇热、明火、火花会着火。


      5.5.2有害燃烧物:加热分解释放氰化物和氮氧化物。


      5.5.3灭火方法: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用水灭火。消防人员必须穿防毒口罩和防护服。


      第六部:泄漏应急处理


      6.6.1应急处理:用4倍的量清除灰中和后清除,埋在空的地方或焚烧。用肥皂或清洁剂清洗污染的地面,用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接触器主要用于制造聚氨酯树脂及其发泡塑料。生产和使用TDI的人可以接触。


      第七部:操作处理与存储


      7.1操作注意事项:佩戴防毒口罩和手套。


      7.2储存注意事项: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不燃材料结构仓库,防止容器损坏和湿气。储存温度控制在20-35℃。远离热源和火源,与胺类、酒精、碱类和含水物隔离贮存。


      第八部:触控/个人保护


      8.8.1职业接触限值:鼠口LD50:4130mg/kg吸引LCLo:600ppm/6H。鼠口LD50:1950mg/kg;吸入LC50:9700ppb/4H。兔经皮LD50:10mL/kg。


      8.8.2监控方法:


      8.8.3工程控制:


      8.8.4呼吸系统保护:佩戴防毒口罩。


      8.5眼保护:


      8.8.6身体保护:必须穿防护服。


      8.8.7手保护:穿保护手套。


      8.8.8其他保护:


      第九部:理化特性


      9.1外观和性状:无色透明至淡黄色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的灯光色变深。


      9.2熔点(°C):3.5~5.5℃(TDI-65)


      9.3沸点(°C):251℃


      9.4液碱的相对密度:1.22±0.01(25℃)。


      9.5蒸汽密度(空气=1):6.0.


      9.6饱和蒸汽压力(kpa):0.13kPa(0)。01mmhg20℃


      9.7燃烧热(kJ/mol):


      9.8临界温度(°C):


      9.9临界压力(MPa):


      9.10辛醇/分水系数:


      9.11点火温度(°C):


      9.12闪光点(°C):132℃(关杯)


      9.13爆涨停%(V/V):


      9.14爆发下限%(V/V):


      9.15溶解性:


      9.16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制造聚氨酯树脂及其发泡塑料。


    职业病5.png


      第十部: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十分钟。十分钟。1稳定性:


      十分钟。十分钟。2禁忌:


      十分钟。十分钟。3避免接触的条件:远离热源和火源,与胺类、酒精、碱类、含水物隔离。


      十分钟。十分钟。4聚合危害:


      十分钟。十分钟。5分解产品:分解释放氰化物和氮氧化物。


      第11部:毒理学资料


      11.1急性毒性:


      11.2亚急性与慢性毒性:


      11.3刺激性:


      第十二部:生态学资料


      12.1生态毒理毒性:


      12.2生物分解:


      12.3非生物分解:


      12.4生物丰富或生物积累:


      12.5其他有害作用:


      第十三部:报废处理


      13.1废弃物性质:


      13.2废弃处理方法:用4倍的量清除灰中和后清除,倒入宽敞的地方埋入或焚烧。用肥皂或清洁剂清洗污染的地面,用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


      13.3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运输信息


      14.1危险货号:


      14.2UN号:


      14.3包装标识:毒害品。


      14.4包装类:(II)类。


      14.5包装方法:铁桶内充氮。


      14.6运输注意事项:远离热源和火源,与胺类、酒精、碱类和含水物隔离贮存。


      第十五部:法规信息


      法律信息:


      第16部:其他信息


      16.1参考文献:


      16.2其他信息:

    标签: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职业病网”的所有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职业病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职业病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相关作品刊发之日起30日内进行。

    上一篇:甲苯二甲苯是什么及二甲苯甲苯的危害

    下一篇:甲苯磺酰氯

    分享到:

    网友评论

    加载更多

    发表评论:

    评论